受疫情影响,国内影视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下,松江区通过加大服务影视企业的力度、加快项目引进落地、优化营商环境等多种举措,全力保障和推进上海科技影都的建设。今年上半年,松江区新引进的影视企业多达549家,同比增长124.08%。目前松江集聚了近7000家影视公司,占全国影视公司的三分之一。 作为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活动之一,7月26日举办的“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上,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行业标杆性项目、量化分析工具相继发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影都正在由规划走向现实。 当前,我国影视产业整体发展仍面临从“大”到“强”的挑战和机遇。虽然国内影视基地数量众多,但作为影视生产制作的载体,影视基地的建设还未能打破“小、散、乱”的局面,急需打造完整的电影工业的闭环体系。随着5G等高科技的应用,以及经济需求环境的深度调整,我国影视产业在供需两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上海电影的转型升级,需要置于全球、全国和长三角等各个产业坐标进行定位和决策。影视产业对人口、资本、技术等有较强的吸附力,影视产业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协同,意味着产业需求、居住人口、建设用地和配套服务等各环节之间的结构性匹配与功能协同。 多年来,松江的影视产业加速集聚,产业链逐步完善,已成为区域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去年为松江区贡献了近30亿元税收。2019年6月,与《上海科技影都总体概念规划》同期发布的《松江区关于促进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松江16条政策”)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在本次发布会上,“松江16条政策”升级为2.0版,进一步拓展支持范围、放宽补贴要求、鼓励科技赋能,如将总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补贴金额从500万元提高至1200万元,新增对使用智慧影视云平台影视前沿云服务的补贴等。 上影乐园二期、昊浦影视基地、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随着上海科技影都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一批“十亿级”甚至“百亿级”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发布会现场,第一财经了解到,又有一批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和科技前瞻性的标杆性项目集中签约。新签项目中,星空综艺影视研发基地一期规划面积96亩;腾讯云启智慧影视产业基地将打造 AI 产业园区;时光坐标、莘合影视等后期特效企业也已确定落户松江。 针对影视产品先天具有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广泛运用担保体系为其生产保驾护航,好莱坞就通过建立以专业的影视保险公司为核心,包含制片商、发行商、银行在内的“完片担保”模式,给投资人和制片人提供保障。上海作为国际金融都市,有能力在弥补国内影视行业担保体系的空白上发挥作用。为此,松江区委宣传部与太平洋保险上海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完片担保创新业务模式,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和量化分析工具,运用金融手段转移影片制作面临的因延时、超预算等情形产生的赔付风险,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为助力我国影都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级智库单位中国经济信息社,聚合国内外优秀影视研究、制作、规划、应用等各类资源,构建影都竞争力评价模型,希望能有助于客观评价影视基地的发展水平,提升电影工业化、科技化、现代化水平,成为影视产业与区域融合发展的“导航标”。为此,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推出了《中国影都竞争力指数中期报告》和《上海科技影都建设对标研究报告》,旨在建立针对区域影视产业的多维度监测体系,以第三方视角全方位展现发展现状,为影视行业管理者、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首期暂定于今年9月对外发布,未来预计于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 政策是有效的组织形式,而科技是不可或缺的实现工具,但无论其如何发展,创作者们最终都是要讲好“人”的故事。一部优秀的影视产品,其核心仍在于内容。有一个好的创意和故事并不简单,将其转化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也绝非易事。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做出过杰出贡献。迈入新的发展时期,上海电影将继续走向更大的辉煌,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