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宣纸糊出一把椅子之后,设计师张雷又用拼布的方法,把42块地板“缝”到了一起。 这些制作大件家具的边角料,被拼拼凑凑成了扶手和椅背的轮廓,又因为其结构与藏族马鞍相似,都是用绳连接木块,所以取名为“鞍”。 这个“废物利用”的设计,与张雷2018年的西藏之行有关。当时,他在一家马鞍作坊发现,藏族的马鞍以六块木头拼成,用羊皮绳串起打结固定,可以贴身移动,这既能减轻马的负担,又可贴合人体曲线。这一发现令张雷又惊又喜,当时,他正和品物流形团队以及木材公司感物合作一起研究染色,他们打了很多样,一直在思考怎样像染面料那样给木材着色,以及如何把这些染色木头组成一个整体。 羊皮绳连接起六块木板,成为轻便好用的马鞍,这就是来自民间的精妙设计
张雷和团队尝试了桑葚、胭脂虫、薯莨、板蓝、栀子等染料,从植物染色到生物染色、矿物染色,最终选择使用古法在天然木材上打造出了“木质肌肤”。这个关于木的着色的研究,是融设计图书馆以“着色”为主题展开的研究的一个分课题。在不久前的“设计上海”,融·着色设计展邀请到18位参与研究的年轻设计师带来12组作品,通过300个染色材料样品解读中国传统色彩的制取与应用。 对于张雷来说,“融”这个概念始于2012年,它意味着“将传统手工艺融化解构,再融解到当代设计中去”,设计师们以材料和工艺为坐标轴,研究、融合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启动的第一个五年,张雷带领团队研究了竹、丝、土、铜、纸五种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第二个五年的目标则聚焦于榫卯、着色、编织、铸造、扎结这些中国人处理自然材料的方法。 2018年,杭州余杭郊外,融设计图书馆在一个小山村的废弃礼堂扎根,租期一签就是40年。手工艺的范畴实在太大,无法穷尽研究与创作,张雷希望“融”是一个以五年为一周滚动的车轮,永远不要停下来。 再造手工艺 染色对于陶瓷、纺织等工艺而言,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对于金属来说却是充满未知的探索。 1989年出生的设计师罗黛诗,在台湾地区学金工时接触到铜,立刻被这种迷人的材质所吸引。铜的可塑性很高,若以铜作画板,以矿物、植物、空气和时间为媒介,可以窥见时空中的奇妙变化。比如罗黛诗创作的“星空”壁挂,就借助生长于铜之上的色彩生命,模拟出云游宇宙的瑰丽,每一件都独一无二。类似的作品,也被费德勒、卡戴珊等名流收藏。 2016年,罗黛诗带着毕业作品初次登上“融·铜设计展”,今年,她合作创立的铜色基因库已经初具雏形,目前建有400种铜色档案,还为“融·着色设计展”提供了铜的学术和研究成果支持。作为多次参与并从中受益的设计师,罗黛诗认为,融设计图书馆作为推动传统手艺再生和当代设计进步的平台,为年轻设计师提供了诸多启发和扶持,帮助他们在学术研究和设计创作中找到平衡。她相信,这支年轻的设计队伍,有望成为复兴传统手工艺的中坚力量。 每年,融设计图书馆会推动一个手工艺课题,整理成素材之后,向罗黛诗这样的设计师免费公开。他们从余杭的12个村落起步,系统地普查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手工艺概貌。过去七年,近120位设计师参与了这项计划并进行创作。 在张雷看来,作为中国首家非营利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融设计图书馆不贩卖材料,也避免直接跟设计师进行商业合作,而是通过研究的方式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复兴。 精品化、个性化的设计趋势,是推动这项计划迈出市场化的关键一步。三年前,融设计图书馆与诺贝尔瓷砖合作,为其旗下高端品牌推出设计师款。与传统瓷砖的冰冷质感不同,新设计在视觉上呈现出中国传统纸张浸染、揉折的柔和感。品物流形与感物合作的“鞍—椅”,也运用了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成果,据张雷介绍,继在设计上海发布手工版本之后,“鞍—椅”将推出更亲民的量产版本。 商业化加持并不是这项计划的终点,张雷喜欢将知识和工艺比作水果和蔬菜,只有吃到肚子里消化之后才能产出设计。在他看来,当下的设计市场充斥着各种快餐作品,“有些商业合作者以为网上找找资料就可以做设计了,这些属于直接吃维生素片,时间长了,人体就失去了从水果汲取维生素的能力。” “水果蔬菜是需要你去消化的,就像融设计图书馆的很多材料,已经被消化过一遍了,但是想要进入设计师的作品,仍然需要原始的创新。”张雷认为,这是未来中国产生伟大设计或经典设计的一个基础。 回到乡村 青山村离杭州主城区约50公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仅剩下2000余人。2015年,张雷受一家公益组织邀请,来到这里教授村民手工技艺。他想帮助村民摆脱依靠竹子为生的境况,为其带去绿色收入,同时缓解龙坞水库的污染。 张雷和同伴借宿在村民家,几乎每天都会路过废弃的东坞礼堂。有一次,他们爬进了这个几近坍塌的建筑,立刻被眼前的凋零之美所打动,“觉得这就是融设计图书馆的安身之处”。一年后,他们对礼堂进行了保护性改建,上世纪60年代的木结构夯土建筑内,如今陈列着上千种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 从城市搬到乡村,房租等运营成本降至最低,节约下来的钱也可以投入研究。僻壤的青山村有星空和山水,却没有咖啡馆和餐厅,张雷和同伴拿出拓荒精神,当起建筑工人,缺什么建什么。尽管如此,依旧有有1/4的成员因为不习惯乡村生活而离开。 图书馆改建完成后,每年面向全球邀请设计师驻场创作,他们宿在村民家,与手艺人一起研究材料、寻找灵感,比如用编竹篓的方法编织灯饰、用蚕丝做花瓶,这些家门口的手工设计,可能转身就登上了国内外的展台,这样一种互动关系,给青山村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也吸引着更多设计师与手艺人的加入。 在这三年时间里,因为融设计图书馆的迁入,青山村已从一个空心化严重的没落村落,成为艺术重塑乡村的个案。如今,这里每年吸引访客近两万人,商业规划也在落定中。去年9月,顶级度假酒店六善在青山村动工,计划总投资逾5亿元,未来这里有望成为杭州高端休闲文旅的新目的地。 传统与新生、文化与商业的碰撞融合,或许是中国传统工艺走向复兴的一条路径。不过,张雷也有隐隐的忧虑:越后妻有之后艺术乡建如火如荼,青山村该不该变成另一个大地艺术展?从城里人变为村里人的他开始注意到乡村的更多问题,“比如教育、水资源,未来乡村要解决的其实是民生问题,其中也包括文化和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