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厦门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卢炳椿等领导一行到访快商通,快商通董事长肖龙源、生物识别大脑执行董事李稀敏博士、公检法事业线总经理王文顺等陪同交流。 
左三至左八依次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吕培勤,快商通董事长肖龙源,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卢炳椿,市政府副秘书长兰贵兴,市工信局副局长李建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林世国 卢炳椿副市长仔细了解了快商通基于人工智能引擎平台的产业智能数字化、数字智能化治理实践,对快商通自研人工智能算法体系及对公共安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产业赋能成果表示肯定。 
快商通储备人工智能发明专利500余项 快商通董事长肖龙源向卢炳椿副市长等领导介绍,「十四五规划」将人工智能列为前沿科技领域的「最高优先级」,必将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此外,在新基建的大战略下,人工智能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快商通将充分发挥自身算法与产业服务优势,依托智能客服云平台、声纹识别引擎等产品深入赋能城市发展,进一步参与产业智能数字化、数字智能化治理,全力助推十四五规划的实现。 到目前,快商通已组建成立4处人工智能研究院(位于厦门的Kriston AI Lab,以及位于硅谷、新加坡、莫斯科的3处海外人工智能研究基地),致力于NLP、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大数据、BI、销售云、营销云、客户服务云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落地。研究院由快商通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李海洲教授牵头负责,团队成员汇聚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顶尖学府的优秀人才。 经过数年积累,快商通已申请及储备发明专利500余项,获得中国AI最高奖吴文俊奖以及工信部、中科院等多部门嘉奖。 卢炳椿副市长表示,快商通深耕人工智能领域8年,以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行业解决方案在医疗、教育、公共安全、金融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快商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厦门公安成功破案,便是智慧警务的有力实践。 当今社会正处于第四轮科技产业革命的边缘,新科技将成为最关键的变量,卢炳春副市长希望快商通持续发挥技术、学术、标准、专利等优势,推进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真正实现“用技术和产品服务30亿用户”的企业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