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中国“AI第一股”商汤科技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0020.HK)。开盘后股价快速拉升,盘中最高上涨超过20%。截至收盘,商汤科技报收4.13港元,上涨7.27%,成交3.3亿股,成交额14亿港元,市值1374亿港元(约合1123亿元人民币),创造全球AI领域最大IPO。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致辞称:历史上素有反进步论、反技术论,而疫情也一度引发全球化的暂停,地缘政治因素更导致商汤屡受美国的无端打压,但商汤人始终坚信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带来的增量价值,必将推动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时代到来。 有评论认为,商汤科技的成功上市,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长期价值的看好。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商汤率先突围,登陆资本市场,也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入新阶段。 商汤上市成硬科技企业突围样板 商汤的上市,是一场硬科技的突围样本。硬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研发投入的周期长,必须忍受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过程,以及随之而来需要解决的人才、资金等问题;而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对中国硬科技的不断打压。 徐立在上市演讲致辞中亦称,“先有持续的大规模技术投入带来创新,再有商业模式发展,这是一条罕有人走的路。艰难之处在于商业的不确定性”。然而,正是坚信原创技术所能给行业带来的颠覆式变革,让商汤得以在7年时间里,成长为亚洲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 一直以来,AI行业持续的市场驱动力在于,行业用户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内在驱动力,包括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也在推动AI技术的进步。 而随着产业发展的深入,市场的需求也变得细分而复杂化。知名调研机构IDC近期发布的《中国2021H1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驱动力在于,中长尾碎片化场景的不断渗透。 商汤很早就洞察到这一发展路径,并将解决长尾碎片化AI需求作为研发目标。7年磨一剑,商汤持续努力打造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显著提升了AI软件生产效率,为商汤赋能不同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业界领先、高效易用的自动机器学习(AutoML)技术、支持对高性能、高精度AI基模型的训练、业界领先的隐私计算及数据脱敏能力……SenseCore让人工智能模型的规模效应和工业级量产成为可能。 也正是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对长期主义坚持,让商汤从多次的美国打压中成功突围。 参照商汤此前披露文件,此次IPO募集资金60%也将继续用于投入研发。业内评论,IPO带来的资金灵活性,也将与商汤原有的资金储备和技术优势形成合力,助力企业发展。 上市辐射效应带动AI全产业链“加速跑” 商汤的IPO辐射效应,还会进一步带动行业共同做大。资本层面,行业龙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更能提振投资信心。 有评论认为,在这个时点进行IPO对AI产业发展意义重大,IPO也将给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的信心。期待未来更多硬科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在港股、科创板以及北交所上市。 在商汤招股阶段,其国际配售和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已经获得了超额认购。“企业IPO市场需求还是在那里,不管国际环境有多么复杂。”一位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 IDC报告亦认为,AI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也对AI行业参与者带来利好,AI公司陆续成功上市,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收并购交易发生,这也是AI市场的驱动力之一。 作为中国AI龙头企业,商汤在IPO前历史总融资金额为52亿美元。招股书披露,其主要投资人包括软银、春华、银湖、IDG、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上海国际集团、赛领和鼎晖等。 同时,商汤IPO会带动更多人才涌入AI行业,为硬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徐立表示,商汤科技在视觉识别技术领域的突破源于人才的聚集,未来3-5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关键都是人才。高准入的技术门槛,决定了人工智能人才需要更长周期的培养。这也是为何商汤自创立以来,便持续建设系统性的产学研体系,与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培养实验室,不仅让高校人才深度参与工业界的技术落地研究,也形成了商汤科技人才供给的保障。 在上市仪式现场,徐立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也对商汤上市表示了祝贺。林院士称,“商汤科技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杰出代表,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授,和青年科研人才,以执着无畏、开拓进取的精神,长期在科技前沿深耕钻研、攻坚克难,不断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在全球未来科技竞争中赢得了行业高度认可和世界持续关注。” 目前,商汤5000名员工中有近3600名为研发人员。公司还拥有40名教授领导研发工作,另外还有超过250余名博士及博士学位候选人,发表顶级学术论文600多篇。 值得一提的是,自商汤落户上海以来,就开始跨越式地发展,并带动AI产业扩张。以即将在上海临港投入使用的大型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数据中心(AIDC)为例,其峰值算力为每秒3.74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并使商汤拥有的总算力达到每秒4.91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作为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商汤AIDC建成后将是一个辐射全国的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融合了海量数据处理引擎、异构计算能力调度系统和深度学习训练框架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推动力;将大幅提升对基础算力的使用效率和自主原创算法的迭代效率,加快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和应用,并使算法、算力和数据三个基本要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曾称:“商汤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项目,不仅是上海版’新基建’行动方案中重要任务,也是落实人工智能‘上海方案’的重要举措。” 成长性和长期投资价值更受关注 商汤收入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商汤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6.4%;2021年上半年,商汤营收为16.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1.8%。2018-2021年上半年累计营收99.8亿元;毛利率也由2018年的56.5%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73%。 得益于对市场驱动力的准确判断和技术布局,商汤取得了行业领先位置。IDC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商汤以20.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创立7年,商汤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 但长期来看,上市公司需要持续在研发和商业化层面取得进步,给市场及资本以信心。 目前,商汤已在多个行业开发、部署及商业化超过2.2万个AI模型,并向客户提供基于SenseCore的AI-as-a-Service服务,使客户能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满足自身需求的AI模型。 得益于原创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规模化生产链路的打通,商汤过去3年时间就将人工智能模型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0倍。 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驱动了商汤的平台化发展,这让商汤能够以较少人力,同时高效推进多领域业务。商汤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能汽车四大板块,数十个领域同时推进,人效领先行业。 以研发智能汽车为例,在过去的5年里,商汤用AI大装置针对汽车场景生产了1400多个AI模型,实现了数十项AI功能的量产,去感知车外行车环境、感知车内的人车互动、数字人车载助手等,签订了超过2000万辆的定点,覆盖30家车厂。 持续打造的底层平台让AI模型的生产率得到大幅提升,商汤平台化成果初显。有业内人士就表示,商汤若能在持续构筑原创底层平台的同时,快速抓住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变革契机,未来领先的身位就将远不止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