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小学女教师,每天在边远乡村小学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她“凡事”尽全力,点点滴滴表达着对教育的执着,用责任诠释正能量;她好像没有太突出的成绩,但所教的学生对她的评价挺高,视其为生命中的好老师。其实,我们乡村教师队伍中不是有很多像她这样的老师?微小但又朴实真诚,汇集成社会的大流,默默地为农村教育状况的改变尽心尽力。
这个平凡的人就是2020年获湖南耒阳市“师德模范”荣誉称号的刘萍老师。 刘萍,女,1973年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湖南耒阳市东湖中心校枫泉小学班主任。刘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 从教27年,任班主任27年,从未因私事请过一天假,一心扑在乡村教育,默默坚守教育初心。 辗转乡村,从事农村教育27年 刘萍参加工作27年,一直在农村教育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这27年中她没有拿过大奖,也没有参加过国家级课题,她一头扎进离县城70公里远的边远乡村小学。2002年她接手枫泉小学一年级,班上学生48人,2005年服从中心校工作调离枫泉小学时,班上学生仍是48人;2005年接手小田小学二年级学生37人,2010年调回枫泉小学时,班上学生仍是37人;2018年接手枫泉小学一年级学生时6人,现仍为6人。这些数字彰显出一位乡村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折射出其班上学生辍学率为零。成绩微不足道,无法与其她学校的省级国家级大奖相比。朴实的刘萍,一门心思把眼前的学生一点点提高,没有花心思去获得什么级别荣誉,没有花心思去评职评先中筹备 “资本”,这也是千千万万农村学校教师的共同点。 记得刚从浔江小学调到横塘小学时,全校五个年级五个班,七个老师。刘老师又任班主任,又任两个年级的语文课。那时,丈夫在浔江医院上班,女儿才3岁,从家到学校要走八里山路。当时家庭条件艰苦,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刘萍都得徒步到学校。天蒙蒙亮,刘萍把嗷嗷待哺的女儿交给母亲后,就风风火火走到学校组织学生朗诵课文。中午就用带来的饭菜应付一下。时任校长李同选妻子临聘在学校食堂煮饭,常常热情地招呼刘老师一起到食堂吃口温热饭菜,刘老师婉然谢绝,她想尽可能地腾出吃饭时间辅导学生。 2002年,丈夫因工作异动到东湖区枫泉医院,刘萍又随着丈夫调到了枫泉中学。27年中,刘萍虽然走过了7个乡村学校,但走来走去没有走出过东湖片区。工作的变动,不变的却是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的心。“风光千秋落空名,刹那芳华。”刘萍觉得农村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有“水月万年成寂寞”的心境,才不会被浮华牵引自己,迷失自我。她用平凡的本职工作,诠释了农村教师的担当。“我不是优秀的人,所以只能做一个踏实勤恳工作的人。”刘萍觉得每个教师都要找准自己工作中的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教育才能产生最大的共振力。因此,她把更多地时间,都投入到农村基层学校教学当中。这既符合农村教育缺少激情的现实要求,也是对农村教育的责任感使然。 心系思政,处心积虑改造农村学生 农村教师的清贫,刘萍老师早已习惯。农村教育的困境,她坦然面对。她不奢望成为名师,但却不容许自己甘于平庸,更不容自己的学生自暴自弃。“人人是思政教师,科科是思政课,处处彰显思政文化。”刘萍老师用女性特有细腻关注学生的成长,不由自主地充当思政老师角色,融学生的思政教育于自己的每一堂课。农村学生当中,留守学生占比较大,而在偏远的山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刘萍每接一个新班,都要摸清学生家庭情况。她深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从教27年来,她从不推辞,主动请求当。“当班主任,才能真真体验教育的乐趣!”她常常这样戏说。 她是这么想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用母亲的情怀温暖学生的心灵,为她们排忧解难。在小田小学时,班上有一位名叫黄爱芳的学生,父母身体不好,父亲因长年挖煤患上了尘肺,这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折磨着这个家庭,使得父亲脾气非常暴躁,加之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使得这位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刘老师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到她谈心,鼓励她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战胜逆境。为了让黄爱芳没有学习上的后顾之忧,刘老师带着丈夫给黄爱芳父亲看病,并经常叫黄爱芳到自己家吃饭,这让黄爱芳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慢慢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六年级毕业后,黄爱芳顺利地升入到耒阳第七中学读初中。黄爱芳虽然小学毕业了,但刘萍对她的鼓励与帮助没有停止。中考时,黄爱芳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示范性高中,但因家境窘迫,无力升学,黄爱芳内心苦闷,情绪异常。刘老师又多次上门安慰和劝导,针对她家的实际情况,建议她选择读职校。刘老师亲自跑到衡阳,对职校校长说明黄爱芳的情况,为黄爱芳担保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圆了黄爱芳同学的求学之梦。 高尚师德,照亮乡村教育路 教师的灵魂是师德,师德的灵魂是爱,爱是最好的教育。刘萍老师戴着“爱”的眼镜来看待世界,用真情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前不久,班上学生正在卫生区域扫地,其中一位男生没有注意身后的女生,一不留神,用扫把蹭到一女生的脸。霎时,脸上流出了殷虹的鲜血。刘老师闻讯后,一边打电话给枫泉医院值班的丈夫,一边电话联系学生家长,自己匆匆骑车送受伤学生到枫泉医院。受伤学生在丈夫的精心缝合下平缓了心情。之后,刘老师带着这位学生连续打针一个多星期,直至伤口愈合。 像这类班级学生什么小痛小痒的情况,刘萍老师的丈夫已记不清是多少次了。每次小小事件,刘萍丈夫都是乐呵呵地忙前忙后毫无怨言。在城里的同学常常唠叨着她,要她想办法把工作调到城里来。刘萍却是微微一笑:“我走了,班上的学生怎么办?” 然而,她却没有想到,她身患癌症的父亲需要她。父亲原先在东湖教育组分管人事调配工作,从事农村教育管理一辈子。哥哥也是农村教师。父亲患癌症住院后,刘萍未请假一天陪护,都要等到双休日后才把值守的兄妹换下班来。每每想到这儿,活泼的刘萍脸上的笑容会僵硬,这是一处永久的痛。 她也没有想到,正在成长的唯一女儿需要她。为了全身心地搞好教育工作,女儿一上小学,刘萍就把孩子送到城里,让年迈的父母接起了陪读的担子。无论是女儿中考,还是高考,刘萍从未请过一天假来陪孩子考试。甚至女儿在高考期间生病了,她还要坚持把学生考试卷子批阅完结。所幸的是,女儿很争气,一口气考上了深圳大学,后来又在深圳大学读了研,今年又推荐免试攻读深圳大学博士学位。记得女儿读幼儿园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投身到学校工作,刘萍在学校附近租了农民废弃的土砖房。由于持续暴雨,一天早上6点左右,土墙倒塌,熟睡中的女儿被掉下来的房椽压着。刘萍一边竭斯底里地呼喊着救命,一边用手刨着泥土,雨水、泪水、汗水和着雨声、雷声、哭声、呼喊声……每每想到这个情境,看到女儿脸上留下的永久疤痕,刘萍喉似灌铅,多少个喜庆的节假日把孩子一个人晾在偌大的城里任孤独吞噬。但学校食堂要买菜、班上张三数学成绩下降、学生李四回家要经过一个山塘、王五父亲精神病发作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繁琐而碎小啊,在这些繁琐而碎小的事务中,时光流逝,把自己大半生就这样消磨掉了,年少“为中华而崛起”理想似乎真是成了理想,而繁琐、碎小才是农村老师的当下。 默默是默默无闻者的座右铭。刘萍就是以这种默默尽职尽责的方式,诠释着她对农村的爱,对教育的爱,对中国梦的追逐。 而又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农村学校教师,汇集起社会的大流,默默地推动着农村教育前行!
|